浙江舟山市岱山县“幼鱼保护攻坚战”首战告捷 2016-06-11 14:09:27 |
自5月19日浙江省“幼鱼保护攻坚战”和“伏季休渔保卫战”全面打响以来,我县海陆联动,积极行动,截止到6月1日,全县共检查渔船123艘、收缴网具621顶、立案45起,全面完成第一阶段任务指标。 5月28日,由副岱山县长张军海带领的海洋与渔业、边防等部门在督查幼鱼保护工作过程中,在某临海籍渔船上查获抱卵梭子蟹及幼蟹60余斤,当场予以放生,并对船长进行了批评教育。 据了解,自全省行动开展以来,岱山县根据“幼鱼保护攻坚战”和“伏季休渔保卫战”第一阶段行动方案,成立陆上检查组、海上检查组、陆上暗访组,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捕幼鱼和违法购销违禁渔获物等行为。 “行动启动后,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,海洋与渔业部门联合市场监管、经信、边防等部门,对辖区内水产交易市场、水产冷库、鱼粉厂、养殖场等进行全面排查,摸清底数,登记造册。”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队长刘松宽告诉记者,在5月20日至6月1日期间,我县共排查农贸市场16家、水产交易市场4家、饭店83家、水产冷库10家、水产养殖场16家、鱼粉厂2家、休闲渔船27艘、船厂25家。共开展陆上检查39次,检查场点102个,对于违规销售渔获物,当场予以没收。海上检查组以3艘渔政船为一个循环,采取县内海域南北交替方式,不间断巡航。同时设立暗访组,对陆上所有涉渔场所进行循环式暗查暗访,对发现问题或线索及时通报执法大队进行检查。“我们的检查人员都随身携带了尺具,测量网眼尺寸,一经发现有使用、携带禁用渔具或者严重偏离网目尺寸规定渔具,一律依法严处。”刘松宽讲道。那么,渔具网目究竟多大才符合规定呢?刘松宽告诉记者,根据国家规定,不同种类的鱼最小网目尺寸规定也有所不同。“比如用来捕捞梭子蟹、鲳鱼的流刺网类渔具,最小网目尺寸规定为110毫米,主捕鳓鱼、马鲛的为90毫米,主捕小黄鱼、鱿鱼、梅童鱼等为50毫米。” 另外,据介绍当前属于重要海洋渔业资源的18种鱼类的最小可捕规格,分别为带鱼体重125克、小黄鱼体重50克、大黄鱼体重250克、银鲳体重90克、鲐鱼体重130克、刺鲳体重55克、蓝点马鲛体重430克、蓝圆鲹体重50克、灰鲳体重110克、白姑鱼体重60克、绿鳍马面鲀体重80克、黄鳍马面鲀体重30克、鳓体重150克、海鳗体重500克、竹筴鱼体重50克、石斑鱼类(青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)体重250克、三疣梭子蟹体重125克、曼氏无针乌贼体重75克。“阿拉都晓得,现在不能卖小鱼和新鲜捕捞的鱼,卖的基本都是冰冻的鱼了。”6月4日清早,记者跟随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检查时,高亭农贸市场一位陈姓摊主告诉记者。“现在许多农贸市场生鲜摊位的摊主已经知道贩售幼鱼是违法的,主动不再售卖幼鱼。”刘松宽说,这和前阶段各部门的大力宣传是分不开的。第一阶段“幼鱼保护攻坚战”期间,我县通过媒体及时报道联合执法行动情况,在新城客运码头LED大屏播放宣传片,在市场及人员密集区域悬挂横幅等,重点宣传保护幼鱼理念、省市政策精神,扩大宣传面,形成声势浩大的宣传氛围和舆论氛围,彻底打消涉渔人员侥幸违规心理。“我们会联合各有关部门,加强打击力度,对于伏休期间进入我县海域偷捕的渔船,也会依法处理。”刘松宽表示,“我们还会在各个重点河段、岙口等地树立警示牌,告诫市民严禁在公共水域使用禁用渔具。” 据悉,从5月20日至6月1日,岱山县共开展陆上检查39次,检查涉渔场点102次,出动人员151人次。海上检查28次,航程1671海里,出动人员496人次,放生抱卵梭子蟹及幼蟹1060斤,没收虾籽30余万斤。 自6月1日至7月1日,全县进入了“幼鱼保卫攻坚战”的第二阶段,也是伏休管理的全面禁渔阶段。我县将秉持执法检查“海陆并举、以陆保海”的原则,对伏休偷捕幼鱼行为坚持露头就打,确保全面休渔的一个月里“沿岸不见地笼网、海上不见应修船、市场不见新鲜鱼”。 |
[ back ] |